专业 InDiegogo Kickstarter 海外众筹运营 159 89326765 邓先生

海外众筹那点事~国内众筹 VS 海外众筹

UniqPlan有品出众
InDiegogo专业运营

众筹源于国外crowdfunding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简单的来说,众筹就是一批有思想,有创意,准备项目但是缺少资金的人向大众募集资金,但它有别于投资,因为它的回报并不是股票或金钱,众筹是一种购买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众筹的门槛低到了不能再低,一元两元的众筹也比比皆是,人人都可以是草根天使。


众筹在国外的发展较早,从2007年Indiegogo与2008年Kickstarter平台开始,迅速风靡了欧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后传入到中国,它不仅让更多的有想法的创造者有了梦想实现的机会,也让更多人成为投资人,得到另一种收获。国内的众筹平台发展较晚,点名时间是中国最早的众筹网站,但很不幸的它已经失败走向了另一种模式,与中国众筹市场发展刚刚起步相比,国外的众筹挣如日中天,例如众筹鼻祖Kickstrter,也是现在众筹界最火热最庞大的众筹平台。


与海外众筹项目相比不同的是,很多其他的众筹平台有自己的特色项目,例如淘梦网专注于微电影,乐童音乐专注于音乐领域,本文将从点名时间的失败开始谈起,大致的说明国内外众筹网站的差异。

 点名时间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众筹网站,从2011年七月上线运作,直至2014年点名时间CEO对外宣布放弃众筹,它曾是中国最出色的众筹网站,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内众筹网站能取代它对中国众筹的影响,但现在随便打开点名时间里的众筹项目,我们都可以发现每个项目的前面都有一个“一元公测”或者是“首发预售”,点名时间已经从一个众筹网站变成了一个新品预购网站,我们不禁感到疑惑,在国外风声水起的众筹为什么在国内的路会如此艰难。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国内的各种投资机制不成熟,中小项目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时,也许会想到众筹,所以众筹在绝大部分人眼中是一个不成熟的代名词,因此大多数的人对此并不买账,另外,国内的众筹模式并没有一个良好的体制保障,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众筹模式予以规范,再加上国内投资者普遍的更喜欢低风险的项目。


另一个问题,点名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量的成功,但是其用户基数依然太少,继点名时间之后,国内有多家电商推出了自己的众筹平台,例如淘宝和京东众筹,这两家电商集团都有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在点名时间运行初期,即便是着力打造的精品项目依然有不少无疾而终,这虽然不是点名时间的错,但这种伤害用户感情的时候使点名时间失去了不少好不容易吸引了的客户源。


 众筹,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还渐渐成为一种营销方式和销售方式,并渐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然而,同为众筹,国内众筹和海外众筹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那么,如何根据你的企业需求进行选择呢?


国内or海外?

 

国内众筹平台经过大浪淘沙,京东众筹、淘宝众筹、苏宁众筹初现三足鼎立之势。国内这类以电商平台背景,为众筹项目带来海量站内流量和精准用户群的模式,也决定了国内众筹的思路仍然是销售为核心,从而很难跳出电商平台固有的“成本藩篱”。

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内进行众筹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获取平台中的优势位置,也需要同样昂贵的成本进行站外引流。更重要的是,参与众筹的国内用户多数是抱着“团购”的心态参与到众筹之中的。这就造成了,对于有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来说,在国内众筹是一个好模式。但如果企业的资本实力不足,对国内众筹过高的成本,及其背后过高的风险,则应当打起十二分注意。

虽然海外众筹目前也正在向着销售为核心的模式不断转移,但由于海外众筹平台不是成熟电商平台的分支;海外Backer已经形成了真正的“众筹文化”;以及海外媒体在推介众筹项目中,更重视产品而非广告主给予的经济利益。因而海外众筹对资本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来说,成本和风险都远小于国内众筹。


 是从0到1,还是从1到10?

 

与此同时,企业选择国内众筹,或是海外众筹,还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综合考量。

对技术、生产、渠道较为成熟企业而言,国内众筹是一种在预售期很好的促销方式,不止能够短期内聚拢大量资金,还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国内市场对于产品的认可程度,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从1到10的跨越。

而相对国内众筹而言,海外众筹平台则更适合从0出发的企业,因为在海外众筹的话语体系中,除联想、华为、大疆这种早早品牌出海的企业之外,中国企业的品牌积累均无限接近0,这就给予了所有企业在同一起跑线开始角逐的机会,谁先跑到1,谁就赢下了品牌出海的第一局。同时,海外众筹所创造出的品牌资产也能够“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移到国内进行传播,可谓“一举两得”。

海外众筹服务团队“有品出众”的许多客户都通过海外众筹获得了大额的国际订单,甚至有些还收到了国内外渠道商的合作邀约,如果这些小企业在国内进行众筹,这样的成果显然是很难获取的。

所以,企业自身所处阶段,对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众筹市场,也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立足国内市场 VS 走向海外

最后,选择众筹面向的市场,还要基于产品的设计初衷。

比如,对于一些设计基于“中国国情”的众筹产品,如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等,无论资金实力如何,都是不适合进行海外众筹的。而在海外用户基数更大的产品,比如别墅的智能安防系统,就更适宜海外众筹。

 

此外,海外众筹常用的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等平台的受众来自世界各地,这是国内的众筹平台所没有的巨大优势。如果国内企业想要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品牌出海第一步,海外众筹平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众筹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如意,大众推广率不高,而且真实数据成功的项目也没有多少,国内的起步时间较晚仅仅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用户对众筹产品普遍是一种购买的心态,而国外的用户更多的则是支持,期待。所以国内的用户对产品有更高的要求,当产品不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时,他们也许再也不会涉及众筹了,造成了众筹网站的用户流失,而在国外,众筹的大众认可度很高,参与度很强,有强大的用户基础,众筹才能够发展的起来。第二:接下来的原因则是平台的原因,我国的众筹平台很多都走向了一种歧途:创意元素不足,广告嫌疑很大,做众筹被很多人看作是像团购这样的产品推广模式,毋庸置疑,众筹是可以在产品初期积累一定的用户资源,但众筹的本意是为了点子,是为了创造力,是为了给资金不足的创造者实现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而不是为了广告,为了曝光率,为了收益。另外,国内的众筹平台大多缺少对自身的定位,很多网站的产品模棱两可,模糊不清,以致鱼龙混杂,虽然国外的众筹平台也有很多是综合性的,但他们是以庞大的用户数和产品数作为基础的,一些国内的众筹平台没有专注的方向,有方向的众筹平台又没有合适的策略做推广,使国内外的众筹平台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样子。

归根结底,无论企业选择海外众筹或国内众筹,都一定要明晰自己进行众筹的目的,自身所处在的发展阶段,以及产品最为适宜的市场环境。因为,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比了解“是什么”要重要很多。

作者最新文章